【台積電美國設廠|川普半導體新策略|晶片進口稅100%】台積電2000億美元投資換取免關稅?違約將補繳稅金|美中科技戰下的供應鏈重組

·

·


標籤:
#台積電美國設廠 #川普關稅政策 #晶片100%關稅 #輝達投資美國 #半導體供應鏈重整 #美中科技戰升溫 #亞利桑那台積電廠 #半導體產業最新消息


川普宣佈新晶片稅制:未設廠企業將遭課徵100%關稅

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8月6日,在美股盤後召開記者會,對外宣布即將實施重大貿易政策——對所有進口晶片與半導體產品徵收100%關稅

然而,他也明確表示,已在美國設廠正式承諾未來於美國生產的企業,將可獲得關稅豁免,避免遭受重稅衝擊。此舉被視為美方加速拉攏半導體產業鏈進駐美國的重要手段。


台積電2000億美元投資成「零關稅通行證」

在記者會中,川普特別點名兩家科技巨頭——台積電與輝達

他指出,台積電已在美國投入高達2000億美元(約新台幣6兆元)展開設廠計畫,輝達則有5000億美元規模的美國佈局。這些企業因明確承諾在美國本土進行生產,得以免除新政策帶來的高額關稅。

川普強調:「在美國製造晶片,就不需要繳關稅。


承諾不能跳票,違約企業恐補繳所有免稅稅金

針對企業可能「口頭承諾卻不履行」的狀況,川普也強硬表態:

「如果企業未來未履行在美設廠承諾,美國政府將補徵所有曾豁免的關稅,企業將需為過去所有出貨補繳稅金。」

這段談話顯示,美國並不只是鼓勵,而是透過法律與政策強制企業兌現生產承諾,確保美國本土供應鏈完整化。

目前,雖然具體政策實施日期與範圍尚未公布,但市場預期,這將影響來自亞洲等地大量仰賴出口美國的晶片企業。


亞洲供應鏈受威脅,台積電成布局典範

市場普遍認為,川普此項政策恐將重塑全球半導體版圖。對尚未在美國設廠的亞洲晶片廠來說,未來若無法符合美國製造條件,勢必將被排除在市場外,失去競爭優勢。

反觀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廠房建設已進入實質階段,成為符合美國政策的典範企業。這波政策或將讓台積電取得美國晶片供應的主導地位。

此舉同時被解讀為川普延續對中科技制裁的升級手段,透過關稅武器強迫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「去中化」,進一步導向美國。


小結:高額投資換低稅壓,台積電能否穩操勝券?

雖然台積電透過2000億美元的美國投資換得免稅資格,看似穩占先機,但也潛藏風險:

  • 美國政策可能再變化,帶來額外營運成本
  • 若政權更替,整體產業政策走向仍有不確定性
  • 高額投資回收期長,財務壓力不可忽視

因此,即便成功「買到」美國市場入場券,仍需謹慎應對政治與貿易風險,靈活調整全球供應鏈布局策略
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